第二解梦网

第二解梦网

梦到红色故宫大门 梦到红色故宫大门什么意思

大家好,关于梦到红色故宫大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梦到红色故宫大门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鬼故事短篇超吓人
  2. 沈阳故宫的三部分 分别是什么
  3. 名人写国的沈阳故宫

故事一:

大学时候,手上零花钱有限,大二找了女朋友后有时出去开房一般也就找一些城中村自建房的那种小旅店。
有一次晚上出去玩累了,就走到一个城中村里(陕师大那边的),住了一个当地人开的旅店,房间设施基本都有,卫生也过得去,就是灯是老式灯泡,黄光那种,光线比较昏暗。

开始一切正常,可睡到半夜突然我感觉有一双冰凉的手把我右腿给抓住了,我猛然惊醒,透过窗外的一点光亮,看着我女朋友躺我旁边睡得正香,可抓住我右腿的方向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

我想坐起身来才发现根本动不了身体,想大声喊叫也发不出声,只有头能转动,眼睛能看见,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袭满我全身!
就在这时那双抓住我的手分明开始用力把我往床下拖,我全身汗毛都炸了,拼命想挣脱这束缚。

突然我女朋友的大腿碰到我左手边,我使出全力捏了她一把,女朋友一下子惊醒了,推了我一下问我怎么了,瞬间我身上的束缚解脱了,我赶忙打开灯,我的下半身已经吊在了床沿上,还差一点右脚就到地上了。
惊恐万分的我没空给女朋友解释什么,连夜带着她逃离了那个旅店。

故事二:

看到很多条友的故事,那我也讲一个我爸爸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事情的年份我不知道,我爸也没说。
事情是这样的,以前农村人夏天收了地瓜之后,有一部分拿来切片然后暴晒,做成好吃的地瓜干。

有一天傍晚我爸爸去地里喊我奶奶回家吃饭,我奶奶和我爸脾气都不好,两个人就拌了几句嘴,我爸爸生气就抱怨了几句自己回家了。
那时候庄里的墓地都和庄子挨着,我爸爸回家的时候要路过那里,结果碰到了鬼打墙,在里面转悠了一晚上也没走出来。

后来听我爸爸说第二天找到他的时候,他还在两个坟之间来回走呢。
后来给爸爸吓坏了。
要知道我们吕家祖坟在那里,可能是我爸爸说话惹老祖宗生气了惩罚他一下。
反正现在我爸爸可孝顺了,有这事真的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故事三:

小时六岁左右,舅舅和我爸妈一起做生意,姥姥帮忙,此为背景。
后来舅舅结婚,在做生意的门店附近找房子租,找到一家六楼,一室,有个长长走廊和一个小厨房。
因为离门店近,我和姥姥就把厨房改成小卧室住,厨房隔着长长的走廊正对入户门。

自从我们住进来后,总觉得异样,比如总会感觉在屋里走的时候后面有人跟着,我每晚都会做死人的噩梦等等,但我那时人小胆大,未觉异常。
家里大人也觉得不对,但因为生意忙也没深究,直到那天晚上。

那晚姥姥面朝入户门方向躺着,但迟迟睡不着。
后来睁眼想看看时间,忽然发现入户门上有一个站立的人影披头散发,两手高举。
她第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低喝了声“谁?”那影子闻言手臂还晃了晃,姥姥赶紧打灯去看,发现什么都没有。

后来越想越怕,第二天跟我妈妈说,都心里泛起隔应。
没几天,因为上次被吓到了,姥姥便掉个方向睡觉,结果突然听到耳边很清晰的男的咳嗽和打鼾声,可家里唯一的男的就是舅舅,且他们的房间与我们相隔甚远,平时房里说话都听不到。

这下子姥姥越想越怕,第二天我妈也不敢大意,找来所谓大仙帮忙勘察,大仙一进屋便说,这屋子煞气太重,怕不是死过人吧。
但是当初租房子时房东并未说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所以二话不说赶紧搬家。

搬家那天出出进进,邻居闻声出来,倚着门框看我们折腾。
看我们马上要走,便问:你们不知道他家的事吗?

听邻居一说才知,这家房主大儿子是个精神病,有一年犯病在家喝了药,从屋里那个走廊一路爬,爬到大门坎上死了。
当时的姿势就是两臂伸到前方,披头散发,和姥姥那晚看到门上的影子一致。

故事四:

我读小学时候,我们那没整顿之前人去世坟就在大马路边上,一个挨着一个。
大夏天晚上整个村子都停电了,大家都睡不着邻里乡亲的都去马路上闲聊,我小学时候那同学跟他哥骑车去隔壁村子溜达,后来人都回去睡觉走的差不多了,我看到我同学骑车飞快的就过去了,叫好像没听着一样。

当时我还说这两人见鬼了吧,就回家了。
第二天上学校问他晚上怎么回事。
他跟我说昨晚跟做梦一样回家时候看着几个白影在路边走着,以为村里大人在溜达,想上去打招呼发现脚没着地飘着走的,他哥跟着后面也看到了,两个人吓得魂都快没了。

说骑车时候听到我叫他了,可是不知道人在哪,就一直骑回了家,听他讲一直让我怕了好几年不敢晚上出门。
后来政府把坟都集中到了一个地方,成年了以后才敢在那边走。

故事五:

一天夜班,我坐在公司通勤车上,车里比较黑,手里拿着手机在看小说,路过一片荒地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往外看,借着手机的幽幽蓝光,车窗上倒映的是我的脸和车内的一部分人,突然车窗上,我的脸冲我诡异的一笑,车窗人的其他人也都面带深意的看着我……

吓得我大叫一声手机也掉了,脑袋一片空白!
惊醒过来的我,看看手机还在手里攥着,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摇头暗自一笑,虚惊一场,却发现屏幕的一角钢化膜碎了……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80余年的历史了。
是中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保存完整,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清王朝的发祥地,也是清朝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拥有楼台殿阁等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500多间。
沈阳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路主体建筑群。

东路:

东路是努尔哈赤营建并使用的,是努尔哈赤行使权力的地方,建于1625年,由大殿和十王亭构成。

大政殿高21米,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帐殿式建筑,顶部设有象征如意平安的宝瓶和火焰珠。
整个大殿得恰如一个蒙古包,大殿由十八根朱漆圆柱支撑而起,殿身八面绕有48扇“斧头眼”式隔扇门,殿顶的八条屋脊上各有一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根铁链,象征八方归一。
大殿内部有一高约两尺的平台,即古代的“殿”,殿上正中设九龙墩,即九龙椅(皇帝的宝座),九龙椅后是九龙金漆屏风,两侧设有象征太平吉祥的“太平有象”,贤能君主临世的“鹿端”,取暖用的法郎薰炉和象征长寿的仙鹤烛台。
其殿内还立有象征八旗制度支撑起大清江山的八根实木圆柱。
殿内最顶端位置就是古代建筑中所说的藻井,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

大正殿是后期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就是在这里登基继位的。

大正殿两侧辅以方亭十座,向外呈八字形排开,这就是“十王亭”。
十王亭是把旗旗主和左右翼王处理事务的地方大政殿,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

所谓的八旗制是由努尔哈赤组在1601年创立组建的一种军事制度,他将每300个战士组成一个“牛录”,5“牛录”组成一个“甲喇”,5“甲喇”组成一个“固山”。
“固山”是满语,在汉语里的意思就是旗,每个“固山”用一种颜色的旗代表,在1604年创建了4旗,即红,黄,蓝,白。
在1616年增建4旗,即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这就是八旗的雏形。
据有出则为兵,如则为民的特点。
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
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中路: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
依次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褛、台上五宫和后花园构成。
它们都排列在由北向南的一条中轴线上,两侧附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故宫的正门,房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上朝的必经之路,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大清门内,月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的崇政殿,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金銮殿”。
它建于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
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
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
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彩绘,是彩绘中等级最高的一种。
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
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是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西南有嘉量亭,是古代用来称重用的,它们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
在月台上还设有2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火灾。
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
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
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Ps:改国号“大清”原因:



1.满族是游牧民族,曾多次侵扰汉民的边境,沿用“后金”,易激化矛盾。

2.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明朝的“明”字由日、月构成,日属火。
清字中有水,水可灭火,寓意大清灭大明。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
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称为“台上五宫”。

院内正中就是胜景十景之一的“凤凰楼”。
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
凤凰楼是台上五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
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
楼为三层歇山式建筑。
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
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
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
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
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紫气东来,出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
传说当年函谷关令尹喜梦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过函谷关,于是第二天天没亮清扫庭院,登上城楼。
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在冉冉紫气萦绕下,伴着仙乐来到此地,为他写了“五千字文”,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经》。
乾隆皇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含意是大清帝国的福气是始于东方的盛京皇宫。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
台上五宫院内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
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未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
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现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
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并设索伦赶来祭祀乌鸦,所以索伦杆饲鸦的传统便延续了下来。

台上五宫的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寓意“天地清宁”,为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
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分为西四间和东一间,东一间又称“暖阁”。
房间向东开门,形似口袋,故名口袋房。
屋内入口处的朱漆台子是满族人用来杀猪的,每当逢年过节正满族人就会请萨满的巫师跳萨满舞祭祀,之后会挑选一头通体黝黑,没有一根杂毛的公猪,绑上猪的四肢,将它按到台子上,将滚热的酒从猪耳朵里倒入,猪受到刺激会不停的叫唤,满族人管这个叫“领生”意思是上天的神以收到祭品,然后将主杀掉,放入屋内的两口大锅中煮熟,煮的时候不放盐和其他调料,这种肉叫做福肉。

清宁宫的西四间房内,北西南三面有炕相连,形成一个弯,因形状近似于佛教的万字,称为“万字炕”。
万字炕以西为贵,西面不可以踩踏和堆放杂物,更不可以生孩子,只能用来供奉祖先和神明,现在正中供奉的是关公。
东一间是寝室,室内隔有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
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
在清宁宫屋外设有灶坑,是满族人用来烧火取暖用的。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
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

关雎宫取自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宫内女子名叫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是庄妃的亲姐姐,是皇太极最喜欢的妃子,后为皇太极生下一子,不幸夭折,海蓝兰珠最后抑郁而终。

永福宫寓意:福寿长久,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的寝宫,她就是我们说的庄妃。
屋内有悠悠车,万字炕、布老虎和烧水加湿用的铁锅。
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这间寝宫之内。

台上五宫突出的展示了关外的三大怪事,即窗户纸户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姑娘叼个大烟袋。

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它是故宫内唯一的一个烟囱,共有十一节半,顶部有三块砖,传说这是当年的风水先生算过的,暗示着大清的江山业绩。
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
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
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
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Ps:故宫的瓦被称为黄琉璃瓦绿剪边,寓意着大清的江山发源于草原,表达了满族人对草原的怀念和眷恋。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房、磨房、二十八间仓和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
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
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思斋和崇谟阁等,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
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是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
继思斋是东巡时随皇帝而来的妃子居住的地方,内有九间,呈“井”字分布,香妃随乾隆东巡时就住在这里。

西路:

西路有嘉荫堂、文溯阁、养息斋和九间殿构成,于乾隆年间增建,是仿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所建。
面阔五间半,为外二内三结构。
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的。
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
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
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
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
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经过增修,又成为皇帝巡幸东北时的行宫。
1926年至今,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现存古建筑100多座,总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

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

(1627年--1643年)的皇宫,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

沈阳故宫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从辽东地区兴起的清帝国在这里奠定基础,并从地方政权发展为统治中国268年的统一王朝。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
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
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
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
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
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
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
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
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
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
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
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
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
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
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
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
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
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
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
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
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
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
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
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
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
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
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
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
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
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
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
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
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
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
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
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
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
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
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
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
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
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
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
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
大政殿下是高约

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
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
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
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
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
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
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
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
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
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
文溯阁于乾隆年间兴建而成,是仿明代渐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所建。
为面阔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的。
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
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
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
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是清代遗存下来的最早一组宫殿建筑群,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大家有机会来观光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宫殿。
谢谢大家。

紫气东来,出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
传说当年函谷关令尹喜梦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过函谷关,于是第二天天没亮清扫庭院,登上城楼。
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在冉冉紫气萦绕下,伴着仙乐来到此地,为他写了“五千字文”,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经》。
乾隆皇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含意是大清帝国是始于东方的盛京皇宫。
今天,有没有圣人来呢?请大家向东方看一看那吉祥的云彩吧……

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未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
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现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
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
所以索伦杆饲鸦便延续下来。

八旗制是由努尔哈赤组建起来的,努尔哈赤25岁开始了他用兵图谋霸业的戌马生涯。
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想建立一支强大而管理有序的军队,于是想到了民间自发产生的组织“牛录”这种形式。
他在1601年组建了军队,把每300个战士组成一个“牛录”,每个“牛录”,打一种颜色的旗,这就是八旗的雏形。
1616年后金建军的这一年,他又将4个“牛录”改为8个,在原来4种颜色的旗的基础上,各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成了8色旗,又把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把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旗,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八旗便诞生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故宫# 努尔哈赤# 太极# 建筑# 皇帝